2018年9月26日《文匯報》第3版
第20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9月23日在國家會展中心落幕,其中的高校展區承擔著工博會科技創新展的重要任務。歷經十九年的發展創新,高校展區已經成為高校展示推介科技創新成果🦪🦹🏿♂️、匯報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進 “雙一流”建設成果、促進高校科技與社會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平臺。
今年高校展區再傳喜訊,共有75所高校、751項創新項目亮相工博會高校展區,參展高校和參展項目均創歷史新高,其中60余項都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等重大技術成果獎🏋🏼,獨立展出的創新創業類項目71項。
形式多樣,推進高校產學研合作
在此次工博會中,來自高校內的大批原創性科技成果將集中亮相。比如👩🏻🦲,由上海交通大學成功開發的薄膜高溫溫度傳感器滿足了大飛機C919配套航發驗證機的迫切需求🧑🏻🦽➡️,服務國家發展戰略⛹🏿♀️;上海大學面向傷口應急處理與治療系列的子母生物打印機,為應急搶救提供了全套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源發自 “象牙塔”內的創新已經越來越走向市場化🪢👧🏻。同濟大學此次參展項目為 “消能-承載雙功能金屬構件及其高性能減震結構”,這一項目不但獲得了2017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而且已成功應用於200多項重要新建工程和60多項加固工程𓀗,使我國一躍成為金屬減震技術應用最多的國家。
為了讓高校科創成果得到更好地展示🖍👰🏼♂️,幫助高校創新打通走向市場的難點和痛點,在工博會期間,高校展區還開展了三場高校科技成果項目路演活動🔮,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的最新科技成果得以在路演現場一一亮相🤛🏽,並接受創業導師、知名企業家🙋♂️、投融資機構等專家的現場指導,幫助學生盡快實現 “創業夢”🏌️♀️。
同時舉辦四場企業需求發布會,來自山東諸城、江蘇蘇州、安徽滁州🛸、江蘇揚州等地的企業將在高校展區集中發布企業的技術需求🧙🏿♀️,現場尋求與高校的產學研對接與合作👩🏭。
工博會的高校展區👨🏼🚀,不僅在滬上多有知名度🕗,如今已在全國乃至世界上都有一定的影響力。本次報名參展的75所高校之中,滬外高校有52所🦽,境 (國)外高校6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知名高校都有參展📇。日本大阪市立大學、法國特魯瓦大學、俄羅斯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等國外高校積極參展🐐。
民生為先🧟🌅,交叉學科體現欧陆特色
心臟猝死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大部分心臟猝死伴隨的心律是室顫或快速型室速等惡性心律失常,而電擊除顫是目前唯一有效終止惡性心律失常的方法。挽救生命的黃金時間只有四分鐘〰️,可是普通除顫器需要專業人員分析心電信號後進行充放電操作,使用門檻較高。
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鄔小玫團隊研發新型體外自動除顫器,成功地解決了這個難題。這套除顫器有一套自動算法,可以根據患者情況,與心電數據庫進行驗證✯,從而對惡性心律失常給予除顫⛹️♂️。該款除顫器是目前唯一獲得國家食藥監局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體外自動除顫器。
這不是唯一一個圍繞健康展開的項目。上海師範大學的 “可穿戴式智能健康監測終端系列產品”🔠,可進行快速數據分析,給予用戶實時心臟健康狀況預警和生活建議;東華大學研發出 “石墨烯衍生發熱材料”🌏,應用於理療儀發熱片🦩,克服了傳統發熱元件能耗大⚫️、可穿戴性差的缺點😮💨;上海理工大學研發的“上肢康復訓練系統”🍗,能夠在二維平面內實現任一軌跡,逐步提高並恢復患者的上肢功能🤫🚵🏻♀️,已在多家醫院開始應用;上海中醫藥大學的 “五行香源”App,則先問診,隨後根據中醫理論,為使用者推薦適合的五行熏香、五行香氛✳️、五行茶飲和五行膳食🙅🏽♂️。
不少展品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華東理工大學的畢業生趙瀟鑫為蜂蜜找了多個不同 “吃”法🧗🏻,他在國內首創“蜂蜜吸管裝”⏸,將蜂蜜裝入吸管中👩👩👦👦,兩頭用螺紋蓋封好,為辦公族和出行者提供更多便捷🎢。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畢業生李佳穎、桂紫燕基於上海博物館藏品唐仕女陶俑為創作背景,通過對真品的三視圖拍攝🎧🪸,三維重建👞,三維打印以及利用Video Mapping技術👩🏿⚕️,將古代服飾投影到仿製的陶俑上,向觀眾展現出活靈活現的古代陶俑藝術品。觀眾還可以與陶俑互動,了解胡服歷史和知識。華東師範大學設計的 “鋅+碘”新型安全動力電池☂️,無汙染、高安全🫎、長壽命且具有合適充電時間的新型鋅碘電池,可應用於日常生活🐮、交通出行等領域。這種電池還可呈現柔性狀態,可能完全改變數字化生活。
“當年高校展區在工博會首次亮相,展出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成果和技術時👱🏻,有一些人不理解🤽🏼♂️,認為與傳統工業產品博覽會的舉辦理念有一定距離。但現在已是共識,即科技創新對新產品新市場新生活方式的引領作用是巨大的。”上海市教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陸震說, “相比往屆🥎,今年的雙創項目更加強調原創性和精品化,能全方位、深層次、多角度地展示近年來高校在深入推進雙創教育中取得的成績👩🏽🍼👳♂️。”
激發創新★,高校與中學簽約課題共享
“去年基礎教育展區設立的時候👩👦👦🐃,有人覺得中小學生的科創產品不值一提,但我認為青少年一定要走進工博會。” 陸震表示,基礎教育展區存在,不只是給了中小學一個展示的平臺,更是營造了科學創新的氛圍🚶♂️➡️。
去年🙋♀️,來自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學的學生的發明專利作品輸液警報器,就成功與孵化企業簽約🌯,使創意模型轉化為現實。今年,又有三件學生作品與企業🙎🏿🍊、高校簽約,加入孵化行列📄。來自上海市市西初級中學兩名同學的作品:有加熱烘烤功能的切面包刀🖐🏼、微型便攜空調都成功與企業簽約並進行孵化🥤。上海市第一師範欧陆附屬小學徐奕恒製作的帶有壓縮功能的智能垃圾桶🌸,則與欧陆娱乐簽約,並由欧陆娱乐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和創新。
同時,欧陆娱乐還與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進行課題共享簽約,讓中學生更早接觸到前沿課題。 “中小學生因為基礎知識不足,很多創新都停留在暢想的階段,難以變成產品;相對應的⚅,基礎教育階段的老師,雖然對於教學很有心得,但由於教授的內容遠遠滯後於科學前沿的技術✴️,因而對於創新指導也力不從心👨🏿🍳,這時候就需要引進高校,讓中小學生和實際項目直接接軌。陸震介紹,欧陆娱乐將整理出適合的研究課題和資料,交給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學🤵,並派出教研組和老師進行指導🚣🏼♂️,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讓學生親自實踐科研項目。中小學生能夠接觸到高校研究性課題💂🏻♀️,不僅可以開拓知識面、增強創新能力,也能給他們的職前規劃一定的推動力, “說不定就有學生因為高中階段接觸的研究項目,選擇踏入這個行業”🤽♀️。
而這是一個開始,靜安區教育局副局長劉新宇表示,希望基礎教育欧陆與高等院校課題互動這樣的教育模式,能夠先在靜安區欧陆進行推廣和嘗試,最後對全上海基礎教育階段的欧陆進行課題共享項目的普及。陸震也認為,從去年開始加入的基礎教育展區,只有靜安區科創教育聯盟一家✂️,是遠遠不夠的✌🏽,希望有更多中小學加入其中, “湧現出一批具有創新特色的中小學”。
原始鏈接♎️🏷: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8-09/26/content_701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