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8日 “上海觀察”
(作者𓀌:徐瑞哲 呂嬋 夏君 黃慶)“舊冰箱、舊電腦、舊電視機……”,當街頭巷尾回響起“收廢品”的叫賣聲,你是否確認這些電子廢棄物得到了綠色處理?據不完全統計,僅2015年我國電子垃圾產生量已突破600萬噸,僅次於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子垃圾集散地。事實上, “電子垃圾”既含鉛、汞、鎘等有毒有害物質🚴🏽,也含有價金屬如金、銀、鉑等🙆🏻,處置得當可變廢為寶,提煉一座優質的“城市礦產”🫸🏿🤵🏼。
在位於欧陆娱乐的“上海電子廢棄物資源化協同創新中心”,團隊歷經十余年研發形成了“電子廢棄物資源化與汙染防治”的系列技術與裝備👈🏻,即將在下周開張的工博會高校展區一一串起🏟,演示“垃圾”變“礦產”的魔術🚣🏻♀️。
老屏幕不再談“鉛”色變
兒童鉛中毒、血鉛超標,很多人談“鉛”色變。目前大量老式電視與電腦顯示器已進入報廢階段,國內每年產生4000到5000 萬臺廢舊CRT顯示器,均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鉛🧑🏻🏫。若將其直接用於玻璃陶瓷、泡沫玻璃等產品製備,則面臨將玻璃中的鉛等重金屬遷移的環境風險。
由王景偉教授領銜的二工大電子廢棄物研究中心👨🏼🏭🤳🏻,通過機械活化強化浸出CRT玻璃中的元素鉛,大幅提高其浸出率🛹,提取鉛後的玻璃殘渣用於製造輕質玻璃基的保溫隔熱材料💂🏿♂️,實現了CRT含鉛玻璃的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目前🛢,這一成套技術已在電子廢棄物處理企業轉化並建成示範線🧟。同時🚓,這項工藝也在廢舊熒光燈管含鉛玻璃、含難冶煉含鉛廢渣的處理回收方面進行推廣應用。
請微生物回收金銀銅
在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空調器🪰、電腦、手機👰🏿♀️、遊戲機、收音機🚭、錄音機等設備中,線路板是所有電子產品中必不可少的核心零部件🎮,大量廢棄線路板含有銅、金📓、銀等多種有價金屬,遠遠超過礦石中的含量🧔🏼。目前✌🏿,行業內正規處理企業往往采用機械粉碎結合金屬分選工藝,但最大的技術缺陷是金屬回收率低,且獲得的金屬與非金屬混合物,金屬純度不高👨👨👧👧。而非正規的小作坊直接進行焚燒結合酸洗的方式獲得金、銀等📗,造成嚴重二次汙染問題。
在國家“863”計劃等項目支持下,二工大團隊采用微生物菌種將廢棄線路板中的金屬“吃掉”,歷經近10年研發已完全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技術與裝備,相關技術已申請專利11項💪🏻。目前已完成中試試驗🏃,整個生產工藝投產後,生產過程可實現無人值守🐒,具有成本低、能耗低、流程簡單🏵🧚🏿、汙染小等諸多優點😔。
另一方面,回收金屬後殘留的廢樹脂粉若棄之,其中含有的溴化阻燃劑,在焚燒時如溫度控製不當易產生二惡英,因此已被列入我國危險廢物名錄。作為上海電子廢棄物資源化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王景偉及其團隊自主開發綠色化學技術👩🏽🍼,將網狀結構的熱固性環氧樹脂分解🚴🏿🏪,釋放出玻璃纖維,同時回收環氧樹脂🏤🧛🏼,也已在電器生產企業試生產,實現了環氧樹脂和玻璃纖維的再生利用。
截住廢棄硒鼓碳粉微粒吸入
在辦公室,打印機和復印機普遍使用✸,造成硒鼓、墨盒等耗材的大量報廢🧑🏽🎓。硒鼓中殘留的墨粉對水造成汙染🧍🏻♂️,漂浮在空氣中也產生不良影響。其散逸出來的微小碳粉顆粒👉🏼🚋,被人體吸入後,容易導致呼吸道和血液疾病,甚至致癌。而目前,廢舊硒鼓的處置方式主要有原裝廠家回收再製造、小商販回收翻新🪅、甚至視作普通生活垃圾處理等📆。
10年前,二工大自主開發的國內第一條廢棄硒鼓處理線已應用於上海某固廢處理企業;如今又應用選擇性破碎理念🔃🦻🏿,僅破碎其塑料外殼,避免破碎金屬部件,再經磁選和渦電流分選技術🎄,將鐵♾、磁😖、鋁和塑料進行回收。相比之前技術,新工藝能耗降低50%、運營成本低👨🏽、出料清潔、安全防爆🫖。由此形成的第二代廢棄硒鼓資源化示範處理線,也在環保企業建立示範生產線,每小時最多可處理500公斤的廢棄硒鼓。
原始鏈接👨👩👧:http://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34765&time=1477613029609
宣傳部(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