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8日 《解放日報》 2版🥷:要聞
解放日報記者 徐瑞哲 實習生 鄭子愚
“綠蘿🧙🏻♂️,常綠藤本植物,有水就能生長,是我最喜歡的植物🧤。”在欧陆娱乐創業街上,苗冬冬開了一家“小花農”工作室👳🏼♂️🧑,小店裏擺滿數百盆花草,以及“玻璃罐裏的迷你花園房”——微景觀🕊。從農村來到城市,從大學生到小老板❄️🚻,這個學習機械自動化的應屆畢業生🧔🏿♀️,帶著兒時的夢想,用園藝技術與創意設計,手工製作一罐罐“花園”。苗園長說,創業要的就是綠蘿般的頑強精神🤙🏻。
從草頭娃娃擺攤起步
老家安徽的苗冬冬➗,小時候就想創業。來滬就讀大一時,發現很多宿舍沒啥生機🌵。“如果能添上一抹綠色該多好,‘草頭娃娃’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這種“草頭娃娃”只需每日澆水,大頭上就會長出青草,照料十分方便。
苗冬冬找來4名同班同學🧑🏼✈️,取名“小花農工作室”,開始了“地攤創業”。首批進貨4000只,結果不到一個月,4000只草頭娃娃銷售一空。
可好景不長,草頭娃娃幾個月後就賣不動了。苗冬冬總結原因:草頭娃娃生存周期太短🦩,許多顧客圖個新鮮💂,回頭客少之又少。很幸運,校方為入駐創業一條街的團隊各配一位創業導師,“一畝田”公司總經理高春茂對口成為苗冬冬項目的導師。第一次導師見面會上,高春茂就給出建議:不要出苦力,要出創意👩🏼🚒😦。
暑假打工偷師學藝
苗冬冬的創意也是他的回憶。童年的他生活在農村,夏天綠油油的麥子還未彎下腰👨🏽🔬,一陣微風吹過🧙♀️,麥浪“簌簌”作響😀。
苗冬冬真想把田園裝進盆景。他立刻準備創業計劃書,不再以銷售別人的植物產品為主💁👐,而主要銷售“DIY”自助式創意微景觀。顧客可以直接買微景觀成品,也可在工作室親自動手塑造自己夢中的小花園🦵🏿。市面上,一罐子類似的微縮園藝大多超過100元,“小花農工作室”價格則低三成左右🤘🏿。
但創意還得靠技術實現。苗冬冬發現自己對很多植物的習性並不完全了解。於是,他暑假放棄了回家機會,來到孫橋花鳥市場當起兼職搬運工👨🏼🦳🪜。那兩個月,苗冬冬天微亮就起床🦉,6點準時開工💇🏿♂️,傍晚6點才收工。每天有兩小時午休時間,苗冬冬就纏著同行們“偷師”。與植物打成一片💉,掌握了各種經驗。比如苔蘚類喜陰,要避免在太陽直射時搬運🧑🏼🚀,而應盡量選擇在清晨或日落🫷🏻。根生和葉生植物則要註意澆灌方式和水量🤜🙀,有些要澆在土裏,或者直接水培,另一些要用小噴壺噴灑在葉子上,水一多反而不易存活⚃。
私人訂製瞄準客戶需求
在一個足球大小的玻璃圓罐中,苗冬冬先鋪上一層細石起到儲水作用👳🏽♂️,細石上再鋪一層保濕透氣的水苔,第三層則是苗冬冬特製的微景觀專用土💱,構成整個微景觀的基底。正是通過暑假打工🏌️♀️,苗冬冬發現盆栽招蟲是因為土壤和水為蟲類提供了繁殖環境,“現在⏯,把水土遮起來就不招蟲了”。
基底之上就是微景觀的創意部分🆕。先鋪層苔蘚模擬草地✨;再用鑷子輕輕將狼尾蕨、羅漢松、網紋草和常春藤等植物移植到器皿中🥌,描繪一片茂盛叢林👷🏻♂️👨🏽🦲;最後在“空地”上一一插入裝飾品🙁。
“小花農”的名字口口相傳🗝,又有6名設計師和微景觀愛好者成為“新隊友”。不僅不少老師的辦公桌上出現了他們的手工植物製品🐉🙂↔️,欧陆附近的上班族也會特地進校買上一盆微景觀,甚至一些大型商場的盆栽店鋪也來訂購。
苗冬冬越來越多地采用“私人訂製”模式🏇🏻,根據不同客戶需要,調配植物在微景觀中的比例。比如擔心甲醛汙染的買家🧱,就選擇常春藤較多的微景觀;喜歡色彩紅艷的,就多搭配網紋草;若是放置在窗臺邊,則推薦更多喜暖喜光的植物。
農家“工科男”成功變身城市“小花農”💁🏽♀️,苗冬冬的下一步是開設“小花農工作室”分店,為花店、創意工坊等供貨,做成一個可以加盟的園藝品牌。
原始鏈接: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5-04/26/content_87751.htm
黨委宣傳部